【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】

【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】

數千年來,人類一直改良食物以迎合口味和提升營養價值。例如,古代中美洲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居民利用石灰水處理玉米(稱為nixtamalisation),令玉米更易研磨及釋放營養。到19世紀,工業技術如罐頭保存和巴士德消毒法,使食品加工變得普及,增加了食品供應的便捷性和可得性。然而,這也導致現代健康問題,如自1960年代以來,全球肥胖率增加了三倍,如今超過30%的人口屬於過重或肥胖。

《經濟學人》在11月一篇文章指出對超加工食品(UPFs)對健康的影響。

目前,越來越多的關注集中在超加工食品(UPFs)對健康的影響。巴西科學家卡洛斯·蒙泰羅(Carlos Monteiro)於2009年提出了這一概念。UPFs包括高度加工的食品,如含糖穀物和冷凍比薩,這些食品經過大量處理,將整體成分分解為澱粉、糖等,再經化學改造並重新組合,並加入添加劑如人工色素和甜味劑。UPFs現已佔美國和英國飲食中熱量攝入的一半以上。一些國家如哥倫比亞和巴西已採取措施限制UPFs的消費,因其可能帶來健康風險。

研究表明,UPFs與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密切相關。儘管這類食品含有高脂肪、高糖分和高鹽分,但近期研究顯示,其危害不僅限於營養成分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(NIH)的凱文·霍爾(Kevin Hall)在2019年的研究發現,即使熱量和營養相似,攝入UPFs的人每天多攝取500卡路里,並在短期內體重增加。

霍爾的研究揭示了UPFs導致過度攝食的兩個主要因素。首先,UPFs能量密度高,因加工過程中去除了水分。其次,這些食品被設計為“超級可口”,結合了如脂肪、糖和鹽等成分,形成在自然中不存在的比例,極具誘惑性,推遲了人體的飽腹信號,導致過度進食。

為深入了解UPFs,霍爾正在進行一項新研究,涉及四種飲食方案,包括兩種新的UPF飲食,以檢測能量密度和“超級可口”組合的影響。初步結果顯示,這兩個因素都會導致熱量過度攝取,但仍需進一步研究。這些發現可能幫助食品生產商重新配方,但如果問題來源於多重因素的複雜交互,則可能需要更全面的解決方案。

對政策制定者而言,如何準確界定UPFs是另一大挑戰。Nova分類系統將任何含人工添加劑的食品歸為UPFs,但這種方法可能過於簡化。例如,某些UPFs(如含糖飲料)與心臟病風險相關,但另一些(如優格和麵包)卻可能降低風險。批評者認為,這種廣泛的分類可能會“妖魔化”許多健康食品。未來的研究可能進一步細化這些定義,促進更科學的飲食指導方針。

總結來說,雖然UPFs引起廣泛關注,但從主觀意見轉向以科學為基礎的證據尤為重要。在保障公共健康和實現食品行業改革之間取得平衡,仍是一項複雜但必要的任務。

返回網誌